|
探尋西華盤古女媧創(chuàng)世文化(七)
您當前的位置 :中華龍都網(wǎng) >> 新聞中心 來源:周口日報 | 2018-02-12 12:09:36 |
濮陽客人女媧陵前“寫賬”
女媧城門前人潮涌動
擔經(jīng)挑表演
策劃 王彥濤 李建成 記者 董雪丹 李偉 張猛 姬慧洋 文/圖
在西華,與世代相傳的盤古女媧傳說和民間虔誠信仰相伴相生的,是多地香火鼎盛的盤古女媧廟會。廟會之多、排期之密、規(guī)模之盛令人咋舌。如:女媧城廟會、盤古寨廟會是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三到二月初二,中皇山廟會是二月初二到二月十九,昆山女媧宮廟會是二月十五到三月十六,習陽城廟會是三月十五到四月初一。另外,中皇山在三月十六至三月十九還有個為期4天的廟會,主祭盤古;女媧城在十月十三至十月十六還有個秋季廟會,仍然相當熱鬧。每個月的初一、十五、三、六、九,上述多個盤古女媧祭祀地亦香客云集。清明節(jié)期間,女媧城里女媧陵前更是擠滿了為女媧娘娘捧土“添墳”的虔誠子孫。
這么多的廟會,記者短時間內(nèi)無法一一現(xiàn)場體會。只得退而求其次,在1月17日農(nóng)歷丁酉年臘月初一當天造訪了女媧城和昆山女媧宮。即便如此,還是被震撼了。
虔誠的香火
臘月初一這天大霧彌漫、冷風刺骨。雖然出發(fā)挺早,抵達女媧城所在的西華縣聶堆鎮(zhèn)思都崗村時,還是接近10時了。距離女媧城還有數(shù)里之遙,帶著香燭和元寶、或騎車或步行的香客就慢慢多起來。趕廟會一般趕早不趕晚,大概也是大霧影響,才會在這個時辰還有眾多趕往女媧城的人們。
大霧的確延緩了香客的腳步,這也讓晚來的記者得以看到祭拜的盛景。女媧陵前,十幾名身著統(tǒng)一緞面紅襖,穿黑棉布鞋的女客正在結(jié)伴焚香祭拜,口音明顯和當?shù)厝瞬煌?。她們是從距西華300多公里的濮陽范縣、臺前縣來的,說是凌晨2時就起身出發(fā),大霧中不僅遭遇堵車,還迷了路,到女媧城都快8時了。她們這次一起來的有30多人,分乘4輛車。就像往常前來一樣,她們在女媧城要焚香、跪拜、“寫賬”(在紙上畫符,敬奉女媧的一種民間形式)、“守功”(在大殿靜坐,以示對女媧親近),直至下午方回?!拔覀兠磕炅鲁跻缓团D月初一都來,為啥?信奉女媧娘娘唄,不來不舒服?!逼渲幸晃豢仔障憧透嬖V記者。
同樣因為大霧迷路,商丘柘城一個八九十人的團隊過了12時才趕到女媧城。她們是包車來的,每個人都背著背包,帶著水和干糧。一位姜姓香客說:“我們是來敬女媧娘娘、求平安的,再難也得來?!?/p>
15時許,昆山女媧宮旁邊的媧皇圣宮寶殿前,來自商丘睢縣的幾名香客還在給女媧娘娘敬奉元寶。她們10時就趕到了,“守功”的時間長了些,一直也沒吃飯,“來給‘老娘’敬香呢,渾身有勁,不覺得餓”。
熙熙攘攘的香客中,更多的還是西華本地人。比起外地人,他們的信仰更加樸素和虔誠,來女媧城也更加頻繁,像“回家”一樣。66歲的李省老當益壯,騎著電動三輪車帶著4個老姐妹一大早就從十幾公里外的紅花鎮(zhèn)趕來,她說:“初一、十五,大會、小會俺都來,盤古爺開天辟地,女媧娘娘造了人,咋不常來敬他倆呢?”
記者發(fā)現(xiàn),除了中老年人,到女媧城祭拜的年輕人也不少。來自淮陽的馬華、李娟馬上就要結(jié)婚了,婚前特地來拜拜女媧,焚香跪拜,有板有眼,一臉虔誠?!袄陷吶俗寔淼模覀円残?,除了敬奉,我們也來求求子?!瘪R華笑道。
失落的儀典
有關(guān)西華盤古女媧廟會的起源,幾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比較有發(fā)言權(quán)的女媧陵“守陵人”——思都崗村村民李長往說,老輩人代代相傳的是,女媧城的廟會,商朝以前就有了,西華其他地方的盤古女媧古廟會,大概也是那個時候開始的。“那時候的祭祀分為皇家祭祀和民間祭祀?;始壹漓刖拖耠娨暽涎莸媚菢?,儀式復雜隆重,供品多種多樣;民間祭祀簡單得多,上古時代沒有線香,大家就在女媧陵前燒堆火,跪拜后就圍著火跳舞唱歌,叫‘踩神火’?!崩铋L往還說,以前廟會期間或初一、十五,當?shù)囟紩M織唱大戲,豫劇、越調(diào)、墜子書都有,熱鬧非凡。
民俗學者張翠玲在《西華女媧城廟會調(diào)查報告》中寫到,女媧城廟會祭祀,和許多其他地方的廟會一樣,分為敬神和娛神兩大環(huán)節(jié)。敬神形式有上香、上供、請神、祈求、還愿、“守功”“添墳”等;娛神主要是歌舞,除了香客個人(基本是婦女)百無禁忌地即興講、唱、哭、演,還有“對功”(也叫“盤功”,類似于歌曲對唱)、“渡船”(一種戲曲表演)、經(jīng)挑舞等。
千百年過去,現(xiàn)在敬神環(huán)節(jié)中上供的供品已相當簡單,娛神中的“對功”“渡船”也已十分少見,大戲也基本不唱了。至于隆重熱烈的皇家祭祀規(guī)程,也大抵只能靠想象了。
這是文化傳承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正如中國大眾文化學會盤古女媧創(chuàng)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研究員、西華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耿寶山所說,西華的盤古女媧廟會就是在失落、變異中堅持和傳承,雖經(jīng)千年卻歷久彌新。
多彩的傳承
耿寶山所說的“歷久彌新”很容易就在記者采訪當天得到了證明:3支經(jīng)挑舞隊伍在女媧城里往來穿梭,不僅表演內(nèi)容多樣、富于創(chuàng)新,還都用上了現(xiàn)代化音響設(shè)備。除了經(jīng)挑舞,女媧陵前還有竹馬旱船表演、墜子書表演、經(jīng)歌表演等,都與盤古女媧傳說相關(guān),引人入勝。
香客個人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也讓人眼前一亮。來自許昌鄢陵的陳艷格在女媧陵前焚香跪拜后,就搬出自帶的音箱,在陵前載歌載舞,不僅唱戲曲,還唱民歌、跳民族舞蹈。陳艷格稱女媧為“娘”,說她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讓“娘”高興。她的虔誠讓人感動,旁邊的一位老人專門找來開水讓她取暖解渴。稱女媧為“娘”,陳艷格和接受記者采訪的不少香客一樣說得自然而然,給人的感覺是女媧不再是高居于祭壇的神秘而嚴肅的神,而是走下神壇來到人間的和藹可親的“娘”。怪不得有專家說,西華地區(qū)女媧形象的人格特征突出,較之于神性而言,更多地表現(xiàn)出人性的特征,有著“人間母親”的意象。
事實上,對盤古女媧的大規(guī)模儀式化祭拜也已重啟。去年11月25日世界易經(jīng)大會分會場設(shè)在西華時,在女媧城前中華盤古女媧創(chuàng)世廣場舉行的盤古女媧祭拜大典就是一次嘗試。大典上古風古韻的歌舞表演氣勢恢宏,祭拜儀程隆重有序。若當年的皇家祭祀還能重現(xiàn),想來也能一較高下吧。
掃碼二維碼關(guān)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
縣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