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豪
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文化高度重視,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增強表現(xiàn)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紅色文化”。而地方紅色文化具有獨特的地域親和優(yōu)勢,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鮮活的素材,對提升教學質量意義重大。同時,在實際教學中,需要不斷挖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拓寬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先進文化形態(tài),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中,有助于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讓大學生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地方紅色文化具有地域性和獨特性,其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往往更加生動具體,易于引起學生的共鳴。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中,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使課程內容更加鮮活、接地氣。同時,通過講述地方紅色故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強化學生愛國情懷,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方紅色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講述當?shù)馗锩攘业挠⒂率论E和感人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地方紅色文化還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育人環(huán)境。地方紅色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同時,還可以通過舉辦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建設紅色文化景觀等方式,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強化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將地方紅色文化系統(tǒng)地融入思政課課程體系,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形勢與政策課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等,通過講解地方紅色故事、革命歷史等,豐富課程內容,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專題講授、案例分析、討論交流等,將地方紅色文化以生動具體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積極挖掘和整理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包括革命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紅色文獻等,形成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為課堂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到地方紅色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等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體驗革命歷史,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結合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組織學生參與紅色旅游、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與地方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等合作,建立紅色文化實踐教育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發(fā)揮校園文化浸潤作用。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網絡平臺等媒介,廣泛宣傳地方紅色文化,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舉辦紅色歌曲大賽、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等校園文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在校園景觀設計中融入紅色文化元素,如建設紅色文化長廊、雕塑等,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構建協(xié)同育人機制。加強與地方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動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鼓勵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將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其他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成效納入教師和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中,確保實踐路徑的有效實施。
地方紅色文化構成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故事的血肉,對講好黨的故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實踐路徑,可以推動地方紅色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中,提升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單位:蚌埠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